- ·上一篇文章:湖北:当季重要农产品销售取得积极进展
- ·下一篇文章:四川九龙县森林火灾:火场明火余火烟点全部扑灭和清除
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
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
【知与行】
这场疫情带给了全社会压力和挑战,也带给了我国基础教育审视和提高自身的机会:为什么个别学生缺乏自控力,无法有效自主学习,依赖性太强,生活没有规律,缺乏身体锻炼……这值得我们基础教育界认真思考解决。当然,这也照亮了我国基础教育努力的一个方向——奠基学生终身发展,引导学生“七个学会”——学会做人,学会学习,学会健体,学会劳动,学会生活,学会创新。
学会做人,做一个担当责任的好人
在大疫来临之际,有一群最美逆行者。钟南山院士、李兰娟院士以及四万多名来自全国的白衣天使,到疫区抢救生命,拉开了中国科学而专业的病毒阻击战;有一群守护的人,数以万计的白衣战士、公安干警、社区干部、志愿者以及24小时不离岗的水、电、气、油等平凡岗位的一线工作者,他们也是生命的守护人;有一群帮扶的集体和个人,他们第一时间将医疗物质、医务用品、生活用品、钱及食物送到武汉,送来了人间的大爱。这一群群人,都是重德行,有力量,有良知守正义的好人,他(她)们就是基础教育学段学生应该学做的担当责任的好人。这一切,都是应试教育考不出来的,我们的学校要教导引领学生们学做这样的人。
学会学习,自主高效的学习
首先要找准学习方向而不追逐时尚。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们战胜疫魔最有力的武器还是科学,是数学、化学、生物、医学实验以及基础人文学科,是掌握这些学科的科学家、医护工作者,而不是追逐一时热门的人、不是追求享受的人;其次,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。这次疫情影响下,没有老师的引领、辅导、监督甚至作业批改,学生当中就会出现习惯好、自律性强、学习动力足的同学越来越好,习惯差、自律性弱、学习动力不足的同学越来越下滑;从某种意义上讲,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,学校更急需培养学生们自主高效的学习能力和习惯,只有学会学习,才能终身受益。
学会健体,健康是一切的根基
健康是王道。目前的疫情让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、免疫力的重要。能不能把病毒堵住、消灭,即使感染了,能不能康复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免疫力,这提醒大家: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。现在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——近视率越来越高,力量和肺活量越来越差,“胖墩”越来越多,某种程度上已经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。而此前,有的学校为了应试甚至取消了“三操”和体育课,这无疑是本末倒置。好在,现在一些高校加强了对入校学生和离校学生的体测,中考体育占分比例也越来越大,才引起了社会、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广泛重视。基础教育学段学生养成健体的习惯,掌握一、二项运动技能,不仅自己和家庭受益,更不给他人添麻烦,能安全度过疫期,是人生幸福的基础。
学会审美,提升修养
美是人之为人的神器。世界从来不缺美,而缺的是审美的眼光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,真善美,假丑恶,无时不存在于这个大千世界。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善于在大生活、大场景、大奋争中寻找美,审视美的能力。这次抗疫中,有不顾个人安危、剪掉自己的秀发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,有为生命坚守阵地的交警,有为生命争分夺秒修建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,有为生命奔波不停的快递小哥,有千里迢迢从国外运送抗疫物资的海外华人……他们虽然平凡,但是,他们是这个时代最美、最善良、最可爱的人。让基础教育学段的学生学会在现实中、生活中、灾难中透视美与丑、善与恶,才能终身走“美”的道路,有“美”的价值追求。
学会劳动,完善能力
抗疫期间,十四亿人响应国家号召“静宅”在家。但一个多月来没有停电、停水、停气,超市坚持营业,白衣战士一线战疫,环卫工人让城市干净,垃圾清运处理日夜不停。医务药品、食品源源不断送到疫区,确保城市正常运转,确保人民生活得到保障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?只是有人负重前行。这些“正常”的背后,有无数劳动者、志愿者、专业人士付出的辛勤劳动。目前,党中央审时度势,号召统筹积极防疫和复工复产,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又奔赴工作岗位。劳动者是美丽的,劳动致富是光荣的,劳动所得是合理的。可是,也有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薄,瞧不起劳动者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从小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。若遇突变,这些人的基本生存都有问题。因此,基础教育一定要让学生树立“劳动光荣,懒惰可耻”的观念,养成劳动的好习惯。从身边的劳动做起,从家务做起,从学校劳动做起,体验劳动的快乐,为人生奠定幸福的基础。
学会生活,脚踏实地
疫情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,只能宅在家里。此前,外出可以叫“的士”,吃饭可以叫“外卖”,清洁卫生可以叫“保洁”,理发可以到理发店,在疫情来临之际几乎都“停摆”了,人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迎来了大考。这个寒假是本世纪历史上最长的假期,有的学生却因为有了大把的时间而不会自我管理,或者与手机游戏为伴,或者与电视为伍,“黑白”不分、晨昏颠倒,生活没有规律;有的因为父母不能回家照顾自己,只能天天啃方便面,时间一长,身体垮了,形象差了,生活能力的欠缺暴露无遗。这场“大考”让我们知道:学生学会独立生活,学会管理时间,学会自控,对其未来发展、未来生活以及抗击灾难有多么重要。基础教育学校除了抓分数,更应抓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。
学会创新,锐意进取
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这次抗疫,创新一直伴随着战疫而推进。阻击方式创新,一千多万人口的武汉“封城”前所未有;四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前所未有;一个多月出了七个升级版“新冠肺炎诊疗方案”前所未有;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研制疫苗,这种创新研究速度前所未有;大规模的远程会议、线上教学学习等方式应运而生。目前,这些创新确保了这场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。基础教育学段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应当学习这些创新精神,主动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;适应战疫的需要,主动创新学习方式、生活方式,克服“唯分数、唯升学、唯文凭、唯论文、唯帽子”“五唯”顽瘴痼疾。学校应创新多元评价导向,让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,形成陶行知先生所描绘的“处处是创造之地,时时是创造之时,人人是创造之人”这样生动的创新氛围。
基础教育是学生的“储值”阶段,而不是一个“变现”阶段。奠基学生终身发展质量高低如何,这些通过学校日常的考试和分数是衡量不出来的。通过这次抗疫,我国基础教育如果透视到这些短板,就能照亮前进的方向——奠基学生终身发展,坚定不移地让学生学会做人,学会学习,学会健体,学会审美,学会劳动,学会生活,学会创新;克服应试教育的短板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,最终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(作者:唐江林,系中学正高级教师、四川省校长协会原副会长)